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78
作者
常艳美
刘惠丽
葛美茹
王红梅
童笑梅
朴梅花
李松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关键词
婴儿,早产; 肠道营养; 临床方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早产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开始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结论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早产儿血中胃肠激素水平及早期喂养影响的研究 [J].
杨华姿 ;
黄东明 ;
朱建萍 ;
高建慧 ;
陈新权 ;
伍淑雯 ;
刘秀琴 ;
韩玉昆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2, (03) :41-44
[2]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ER)的食管pH监测及普瑞博思疗效初步研究 [J].
董梅 ;
赵时敏 ;
王智凤 ;
柯美云 .
新生儿科杂志, 1998, (02) :52-53+94
[3]   新生儿胃肠道动力与疾病 [J].
黄瑛 .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8, (01) :19-23
[4]   新生儿期胃食道反流的检测与治疗 [J].
陈燕萍,邵肖梅,曾纪骅,季志英 .
中华儿科杂志, 1994, (06) :355-356+387
[5]  
实用新生儿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汉珍等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