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盖度沙蒿群丛防风作用研究

被引:8
作者
魏宝 [1 ]
丁国栋 [1 ,2 ]
吴斌 [1 ,2 ]
张宇清 [1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关键词
植被盖度;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防风效应; 风速廓线; 边界层厚度; 盐池; 毛乌素沙地;
D O I
10.13866/j.azr.2012.02.005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天然沙蒿群丛为研究对象,初始盖度为60%,人工降低其盖度为50%,40%和30%,用多剖面自计式遥测风速仪连续观测记录沙蒿林内距离地面0.1 m,0.5 m,1.0 m,2.0 m,3.0 m,4.0 m,5.0 m和6.0 m高度处的风速变化。当沙蒿群丛盖度由30%增加到60%,风速廓线变化不明显,风速廓线方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边界层位移厚度和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的值较为接近,没有随盖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个盖度变化范围内,沙蒿群丛降低风速的作用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粗糙床面风廓线的转折特征及其物理意义 [J].
梅凡民 ;
江姗姗 ;
王涛 .
中国沙漠, 2010, 30 (02) :217-227
[2]   均匀式沙蒿防风阻沙效益模拟试验研究 [J].
王翔宇 ;
丁国栋 ;
吴斌 ;
张宇清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2) :42-44+60
[3]   植被沙障对近地表风沙流特征影响的风洞实验 [J].
钟卫 ;
孔纪名 ;
杨涛 .
干旱区研究, 2009, 26 (06) :872-876
[4]   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 [J].
杨文斌 ;
丁国栋 ;
王晶莹 ;
姚建成 ;
董智 ;
杨红艳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06-4112
[5]   沙柳灌丛植株形态与气流结构野外观测研究 [J].
王蕾 ;
王志 ;
刘连友 ;
哈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3-7
[6]   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J].
高永 ;
邱国玉 ;
丁国栋 ;
清水英幸 ;
虞毅 ;
胡春元 ;
刘艳萍 ;
户部和夫 ;
王义 ;
汪季 .
中国沙漠, 2004, (03) :111-116
[7]   固定沙质床面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J].
刘小平 ;
董治宝 ;
王训明 .
中国沙漠, 2003, (02) :13-19
[8]   直立植被粗糙度和阻力分解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刘小平 ;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2, (01) :82-87
[9]   直立植物防沙措施粗糙特征的模拟实验 [J].
董治宝 ;
Donald W.Fryrear ;
高尚玉 .
中国沙漠, 2000, (03) :29-32
[10]   盐池沙地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建立及其结构调整 [J].
李生宝 ;
蒋齐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9, (02)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