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稻种的系统分类研究 Ⅰ、六项形质综合鉴别籼粳稻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梁耀懋
黎坤爱
何聪
莫豪葵
庞雯
黄勇
王象坤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
[2] 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稻种; 分类; 形质综合评分法;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六项形质综合评分法可将广西稻种区分为籼粳两亚种。其中有籼粳形质交错的品种,但不足以成为独立于籼粳之外的类型;交错现象随不同形质和品种类型而异,可能是在演化过程中进化不完全或不同步的结果,对稻种进化演变、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及耐寒抗逆种质选育有价值。研究还证明,广西存在陆籼和早粳;广西深水稻属籼亚种,分类地位应与水、陆稻并列;广西光壳稻属粳亚种,虽有一定特殊性,但不足以成为一独立生态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J].
渡部忠世 ;
徐朝龙 .
农业考古, 1986, (02) :102-111
[2]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 Ⅱ.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再认识 [J].
程侃声 ;
周季维 ;
卢义宣 ;
罗军 ;
黄迺威 ;
刘光荣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1984, (04) :271-280
[3]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Ⅲ云南的光壳稻 [J].
王象坤 ;
陈一午 ;
程侃声 ;
卢义宣 ;
罗军 ;
黄遥威 ;
刘光荣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4) :333-343
[4]   稻作文字考(一)籼与粳 [J].
游修龄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2) :101-103
[5]   中国栽培稻种亲缘的研究 [J].
俞履圻 ;
林权 .
作物学报, 1962, (03) :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