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丑闻、声誉机制与高管变更

被引:28
作者
醋卫华
机构
[1]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司丑闻; 声誉机制; 高管变更;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1.01.008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2003~2008年发生丑闻的公司高管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声誉机制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股权集中度并不能有效解释丑闻公司高管变更的原因。相反,声誉惩罚却显著提高了丑闻公司高管变更概率,并分别将这些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的概率至少提高了8.02个百分点和2.46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声誉惩罚显著降低了丑闻公司董事长变更后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位的概率。研究结论证实,在转型期的中国,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声誉机制能够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政治关联、职位壕沟与高管变更——来自中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游家兴 ;
徐盼盼 ;
陈淑敏 .
金融研究, 2010, (04) :128-143
[2]   投资者保护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J].
沈艺峰 ;
肖珉 ;
林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131-142
[3]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变更的因素分析与实证检验 [J].
赵震宇 ;
杨之曙 ;
白重恩 .
金融研究, 2007, (08) :76-89
[4]   投资者法律保护、所有权结构与困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 [J].
沈艺峰 ;
陈舒予 ;
黄娟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1) :96-103
[5]   董事会特征与总经理变更 [J].
张俊生 ;
曾亚敏 .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01) :16-20
[6]   The consequences to managers for financial misrepresentation [J].
Karpoff, Jonathan M. ;
Lee, D. Scott ;
Martin, Gerald 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8 (02) :193-215
[7]  
A Changing of the Guard: Executive and Director Turnover following Corporate Financial Restatements[J] . Marne L. Arthaud-Day,S. Trevis Certo,Catherine M. Dalton,Dan R. Dalton.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6 (6)
[8]  
The Reputational Penalty for Aggressive Accounting: Earnings Restatements and Management Turnover[J] . Hemang Desai,Chris E. Hogan,Michael S. Wilkins.The Accounting Review . 2006 (1)
[9]   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 [J].
Yermack, D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 40 (02) :18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