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体中巷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18
作者
刘刚 [1 ]
赵坚 [1 ,2 ]
宋宏伟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岩石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模型试验; 节理密度和角度; 围岩破裂区; 收敛率; 巷道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采用三轴平面应变巷道模型试验系统,运用数字照相进行变形量测的方法,研究深埋应力场中不同节理倾角和密度的断续节理岩体中开挖巷道围岩破裂区的形成和扩展机理,对巷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密度决定岩体的承载能力,控制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在相同应力场中,节理岩体与完整岩体的变形量和稳定性差异显著,完整岩体的变形量小、稳定性好。当巷道收敛率达到2.46%之前,巷道围岩处于弹塑性变形阶段,理论上可以不支护;当巷道收敛率为2.46%5.00%时,围岩中产生破裂区并快速增大,此时围岩尚有一定的自稳能力,但必须支护以维持稳定,常规的支护方案均可保证巷道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当巷道收敛率超过5.00%时,围岩破裂区的发展趋缓,而巷道会发生片帮或冒顶事故,此时围岩已失去自稳能力,需要加强支护来人工稳定;如果延迟支护或支护不当,维持巷道的稳定会越来越困难;当巷道收敛率达到22.80%时,巷道将完全失去安全和使用功能,并丧失可人工稳定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910 / 29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断续节理岩体中围岩破裂区的试验研究 [J].
刘刚 ;
赵坚 ;
宋宏伟 ;
李元海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1) :62-66
[2]   数字照相量测在岩石隧道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J].
李元海 ;
靖洪文 ;
刘刚 ;
周治国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8) :1684-1690
[3]   一种新型真三轴巷道模型试验台的研制 [J].
姜耀东 ;
刘文岗 ;
赵毅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1) :3727-3731
[4]   基于图像分析的实验模型变形场量测标点法 [J].
李元海 ;
朱合华 ;
上野胜利 ;
望月秋利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0) :1141-1145
[5]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许传华 ;
任青文 ;
李瑞 .
金属矿山, 2003, (02) :34-37
[6]   变形速率比值判据与猫山隧道工程验证 [J].
李世煇 ;
宋军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06) :85-91
[7]   非贯通节理介质细观损伤演化的CT分析 [J].
陈蕴生 ;
李宁 ;
李爱国 ;
蒲毅彬 ;
廖全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6) :702-706
[8]   岩石工程破坏准则 [J].
朱德仁 .
煤炭学报, 1994, (01) :15-20
[9]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J].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鹿守敏,梁士杰 .
煤炭学报, 1994, (01) :21-32
[10]   岩石压剪断裂的模型试验研究 [J].
刘东燕,朱可善 .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4, (01)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