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下垫面对多年冻土浅层热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2
作者
庞强强
李述训
张文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多年冻土; 下垫面; 热状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发生了大规模的改变,并引发了多年冻土的退化,给寒区环境与工程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而多年冻土作为地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方向.应用青藏高原实地观测资料,对不同地表状况下多年冻土浅层热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下垫面的改变对多年冻土区能量平衡状况产生明显影响.在天然状态下地表能量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冻土变化也比较缓慢;而在下垫面改变特别是天然地表遭破坏后,原有的能量平衡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多年冻土的变化.覆盖度较高的植被暖季能够阻止部分热量进入土层,降低地表温度;而在冷季则能减少土层热量散发,有助于保持地表温度.植被的存在有利于保持多年冻土的稳定.黑色薄膜覆盖能够增加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并减少地表蒸发耗热,造成地表吸热量大于放热量.透明薄膜的"温室效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地表长波辐射的散发,减少表层土壤热量的消耗,从而引起地表温度的显著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003 / 10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植被盖度变化对活动层水热过程的影响 [J].
刘光生 ;
王根绪 ;
胡宏昌 ;
李太兵 ;
王俊峰 ;
任东兴 ;
黄雅娟 .
冰川冻土, 2009, 31 (01) :89-95
[2]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植被和雪盖 [J].
金会军 ;
孙立平 ;
王绍令 ;
何瑞霞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冰川冻土, 2008, (04) :535-545
[3]   高寒冻土地区草甸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水分平衡分析 [J].
周剑 ;
王根绪 ;
李新 ;
杨永民 ;
潘小多 .
冰川冻土, 2008, (03) :398-407
[4]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J].
吴青柏 ;
沈永平 ;
施斌 .
冰川冻土, 2003, (03) :250-255
[5]   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其对青藏铁路设计的启示 [J].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6) :602-607
[6]   青藏公路下伏多年冻土的融化分析 [J].
盛煜 ;
刘永智 ;
张建明 ;
武憼民 ;
章金钊 .
冰川冻土, 2003, (01) :43-48
[7]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场变化规律 [J].
潘卫东 ;
余绍水 ;
贾海锋 ;
刘登科 .
冰川冻土, 2002, (06) :774-779
[8]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与公路相互作用研究 [J].
吴青柏 ;
施斌 ;
吴青柏 ;
刘永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6) :514-520
[9]   青藏高原局地因素对近地表层地温的影响 [J].
王绍令 ;
丁永建 ;
赵林 ;
小池俊雄 .
高原气象, 2002, (01) :85-89
[10]   青藏高原沙漠化与冻土相互作用的研究 [J].
王绍令 ;
赵林 ;
李述训 .
中国沙漠, 2002, (01)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