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中国地方性氟病的地理特点
被引:6
作者:
陈国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含氟量;
氟骨症;
氟斑牙;
ppm;
松嫩平原;
氟病区;
病区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1981.02.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氟是地理环境中的广布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270ppm。在生态环境中,氟是经常与人体接触,并不断参加体内新陈代谢和物质循环的微量元素。它既为人体所必需,稍过量又对人体产生危害。在地理环境中,其含量的区域分异十分明显:既有堆积富集区,又有淋溶缺氟区。地方性氟病就是由区域环境中所累积的高含量氟,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进入人体,破坏人体内氟钙磷的代谢平衡而引起的疾病。轻者出现氟斑牙、腰腿酸痛等症状;重者则骨骼畸形、骨折乃至瘫痪。本文仅据笔者近年调查和搜集的资料,就我国氟病区分布的若干地理规律和特点,作一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