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毒素及其修饰物对U937细胞IL-1β和TNF-α的诱导作用

被引:4
作者
董巨莹
李琦
王文学
药立波
苏成芝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西安
[2] 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关键词
蓖麻毒素; 修饰; 细胞因子;
D O I
10.13423/j.cnki.cjcmi.002284
中图分类号
R730.51 [免疫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蓖麻毒素(ricin) 的抗癌作用是,借助于其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的毒性作用,但其缺点是其分子中的B 链含有半乳糖结合位点, 可非特异性的与真核细胞结合。本研究通过采用双功能剂SPDP 修饰ricin 后,可达到部分或完全破坏ricin 分子结构中的半乳糖结合位点。另外,用MTT 法比较了修饰后的ricin 与未修饰ricin的细胞毒性,同时检测并比较了两者对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诱生作用。结果表明,修饰后的ricin 与未修饰的ricin 相比较,两者对U937 细胞的毒性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修饰后的ricin 诱生TNFα的量比未修饰的ricin 多,且时间早;而对于诱生IL1β来说,在24h 前两者差别不大,在48h 时,修饰的ricin 则明显高于未修饰的ricin 。提示ricin 经SPDP 修饰后,毒性改变不大,但其诱生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量则高于未修饰的ricin 。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5+137 +1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蓖麻毒素内化研究进展 [J].
裴武红 .
免疫学杂志, 1997, (04) :67-69
[2]   蓖麻毒素被修饰前后在小鼠主要脏器的定位比较研究 [J].
董巨莹,王文学,曹云新,李玉松,邹伯英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 (01)
[3]   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等试剂研制成功 [J].
王文学 ;
郭正仁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85, (01)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