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威慑型环境执法困境的破解——基于观念和机制的分析

被引:47
作者
何香柏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2] 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威慑型环境执法; 违法成本; 守法意愿; 守法能力;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6.04.004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当前的环境执法以威慑(吓阻)理论为基础,主张通过提高违法成本来改变企业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式,进而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产生威慑。然而,这种威慑效果的发挥需要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执法关系和制度环境。由于不同企业的违法原因和违法类型千差万别,因此应当对企业进行类型化分析以甄别威慑型执法发挥功能的空间,而执法机关应当突破长期以来在"单边主义"执法关系中形成的僵化认识和固有观念,以建立企业守法机制为核心和目标,实现威慑执法模式的内外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未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行为的法律适用分析 [J].
朱谦 .
环境保护, 2015, 43 (20) :59-62
[2]   环境法上按日计罚制度的规范分析——以行为和义务的类型化为中心 [J].
杜辉 .
法商研究, 2015, 32 (05) :139-147
[4]   困境与出路:环境法中“三同时”条款如何适用?——基于环保部近年来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的思考 [J].
朱谦 .
法治研究, 2014, (11) :46-54
[5]   新《环境保护法》:史上最严但实施最难 [J].
常纪文 .
环境保护, 2014, 42 (10) :23-28
[6]   我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的法治时空观 [J].
柯坚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3) :17-28
[7]   中国行政执法的被动性与功利性——行政执法信任危机根源及化解 [J].
胡宝岭 .
行政法学研究, 2014, (02) :91-97
[8]   从威慑到合规指引 反垄断法实施的新趋势 [J].
喻玲 .
中外法学, 2013, 25 (06) :1199-1218
[9]   善用环境法学实现善治——治理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含义 [J].
蔡守秋 .
人民论坛, 2011, (05) :62-65
[10]   论我国环境执法机制的完善——从规制俘获的视角 [J].
余光辉 ;
陈亮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8 (05)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