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的趋向及道德哲学的反思——与樊浩教授商榷

被引:5
作者
徐宗良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基因技术; 人的自然本质; 传统道德哲学; 基因伦理学;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7.03.004
中图分类号
B82-05 [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基因技术、生物医学技术虽然会干预、介入人的生命体与生命活动,改变某种自然性状,但很难从根本上颠覆人和家庭的自然本质。传统道德哲学的基石是“自然人”和“自然家庭”,但自近代以来,道德哲学理论随着历史的变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以现代性的重大价值理念作为理论的奠基,而远离了自然人、自然家庭的起始点。基因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深层、宽广的社会背景,涉及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现代价值理念的关系等等更具挑战性的重大问题,而基因伦理学并不能解答这些深层而又复杂的问题。必须把基因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科技伦理学、发展伦理学等学科协同起来思考,进而在现代性理念的观照下进行道德哲学的深层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 [J].
樊浩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123-134+208
[2]  
道德哲学史讲义.[M].(美)约翰·罗尔斯(JohnRauls)著;张国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3]  
科学与哲学的对话.[M].(法)皮埃尔·费迪达(PierreFedida)等著;韩劲草等译;.三联书店.2001,
[4]  
基因伦理学.[M].(德)库尔特·拜尔茨(KurtBayertz)著;马怀琪译;.华夏出版社.2000,
[5]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s;I·) 著;苗力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7]  
精神现象学.[M].(德)黑格尔;G.W.F.著;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