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病理形态学基础

被引:6
作者
许长照
曹一鸣
杨进
张文选
朱宏
王耿
陆跃鸣
俞晶华
机构
[1] 南京中医学院
关键词
病理形态学; 热毒; 病理解剖学; 病理学; 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祖国医学认为“血瘀”是人体内血脉不畅、血液停滞瘀积而产生的一种病理变化,由此产生的病证称为“血瘀证”,而与现代病理学中所说的“淤血”概念不完全相同。“血瘀证”实际上包括了现代病理学所指的全身或局部血循环(尤其为微循环)障碍、继发的组织损伤、炎症等一系列变化。本证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外伤血络而致血液瘀滞、邪气侵袭而致血行失常、七情郁结而致气滞血瘀、脏腑失调而致血运障碍等,其中由于热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凉血化瘀方对家兔DIC高凝期的作用观察 [J].
赵智强 ;
曹一鸣 ;
许长照 ;
王九林 ;
陆耀鸣 ;
俞晶华 ;
朱宏 ;
王耿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 (04) :218-220+197
[2]   家兔DIC实验研究——一种较适合于教学、科研的实验模型 [J].
吴永平 .
武汉医学院学报, 1985, (05) :381-38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