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河砂体储层沉积学研究──以张家口地区露头砂体为例

被引:28
作者
伍涛
王建国
王德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秦皇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辫状河; 储层沉积学; 层次界面; 岩石相; 储层地质模型;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8.01.005
中图分类号
P641.43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本文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张家口地区辫状河砂体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划分了3级层次界面和6种岩石相类型,对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沉积作用是影响砂体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物性的改造受沉积作用控制。粒度中值和泥质含量与储层物性密切相关,胶结物对孔隙度的影响大于对渗透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砂岩相与储层物性能建立起很好的对应关系,代表高能环境的砂岩相总是对应相对较好的储层物性;界面对储层的影响表现在:1级界面控制了砂体的几何形态和规模,2级界面控制了单砂体的宏观非均质性,3级界面控制了高孔、渗区的分布。最后建立了辫状河砂体的一维和二维储层地质模型,这将对油田的开发设计起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碎屑岩储层沉积基础.[M].裘亦楠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3]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1)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