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溶斑形成机理

被引:17
作者
邸领军
杨承运
杨奕华
冀小林
包洪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北京,西安,西安,西安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马家沟组; 蒸发边缘海; 岩溶; 溶斑;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3.02.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属蒸发边缘海相地层 ,其风化壳是中部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该层中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溶斑 ,这些溶斑的产状、大小、成分以及溶孔内的充填物十分复杂 ,有的具多期充填 ,充填物为石膏、石英、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黄铁矿等多种矿物。溶斑中下半部残留的岩石经溶蚀后的白云石晶粒形成的渗流砂示底构造十分明显。研究表明 ,溶斑的形成不仅具有适宜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其复杂的生成演化史 ,而且与原始沉积以及不同地史阶段的岩溶作用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