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12
作者
黄福生
姜常义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安地质学院地勘系
关键词
房山岩体; 物质来源; 成岩环境; 黑云母; 普通角闪石; 单斜闪石;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探讨; 地质;
D O I
10.19814/j.jese.1985.03.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房山岩体是华北板块内部中生代活化的中酸性岩浆,经高角度底辟式均衡缓慢上侵并刺穿核部,最后定位于中深成环境下的穹窿状复式侵入体。它的矿物组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氧、氢、锶同位素组成均具Ⅰ型花岗岩特征。四次配位铝、铁镁、及氧和氢同位素在共生矿物之间的分配基本上达到了平衡。早期次岩石中黑云母的fH20低于2kb,而晚期次的高于2kb,结合岩石结构,表明岩浆演化到晚期挥发份已达到过饱和并游离出一定的流体相。研究表明,房山岩体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太古界基底的中基性变火成岩。太行山构造岩浆带,从南到北其岩石组合由偏基性到偏酸性的展布表明其源区深度南深扎浅,也反映了该区上地幔隆起程度南高北低的大地构造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15 +15-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花岗岩的成因系列——以华南中生代花岗岩为例 [J].
徐克勤 ;
胡受奚 ;
孙明志 ;
张景荣 ;
叶俊 .
地质学报, 1983, (02) :107-118
[2]   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J].
徐克勤 ;
孙鼐 ;
王德滋 ;
刘昌实 ;
陈克荣 .
岩矿测试, 1982, (02) :1-12
[3]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的特征和演化 [J].
涂光炽 ;
张玉泉 ;
赵振华 ;
王中刚 .
地球化学, 1981, (01) :1-7
[4]   北京房山侵入体闪长质包体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张德全 .
地质论评, 1981, (02) :143-149
[5]   硅线石角岩形成时变质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J].
邓晋福 .
地球化学, 1978, (03) :234-241
[6]   房山侵入体之岩石成因学的究研 [J].
王述平 .
地质论评, 1950, (Z1) :13-28
[7]  
岩石和岩体野外工作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