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

被引:44
作者
孙发友
陈旭光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话语; 共同体; 国家形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当下,建立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的传播行为,是一场话语生产与权力争夺的较量,是中国在综合国力渐增后试图获取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良好大国形象的新尝试。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从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对其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话语历经媒体"家国同构"与"天下大同"的模式化生产,已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话语标识,媒体以"一带一路"话语为载体,企图建构身份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助力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梦”的本土阐释与异域想象——以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为视角 [J].
孙祥飞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8 (01) :187-192
[2]   论国家形象的话语意蕴与跨文化嵌入机理——基于社会营销与全球营销的视角 [J].
李怀斌 ;
王子言 ;
李响 .
财经问题研究, 2013, (07) :3-11
[3]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J].
周宪 .
文艺理论研究, 2013, 33 (01) :121-129
[5]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 [J].
曹晋 .
新闻大学, 2007, (04) :143-152
[6]  
想象的共同体.[M].(美) 安德森 (Anderson;B.)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  
地球政治学.[M].(澳) 德赖泽克; 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8]  
修辞学.[M].(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电视文化.[M].(美)约翰·菲斯克(JohnFiske)著;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
[10]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