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部不同生态区冬小麦新品种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谢惠民
石峰
张晓科
王宏礼
吕树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生物节水; 品种;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生理指标;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5.05.012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采取3种不同水分处理的实验与分析,对我国北部5个小麦生态区45个小麦新品种(系)的抗旱节水性进行研究,指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结合育成品种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筛选抗旱节水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对我国生物节水技术创新的几个重大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及建设内容做了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冷型小麦对干旱和阴雨的双重适应性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冯佰利 ;
苗芳 ;
周春菊 ;
刘党校 .
生态学报, 2004, (04) :680-685
[2]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J].
王军卫 ;
张改生 ;
刘宏伟 ;
王小利 ;
宋亚珍 ;
海江波 .
陕西农业科学(自然科学版), 2001, (01) :1-5
[3]   21世纪节水农业持续推进的战略思考 [J].
罗其友 .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3) :6-10
[4]   作物抗旱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J].
景蕊莲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2) :82-88
[5]   农业用水危机与粮食安全对策 [J].
贾大林 .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