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压力的时空特征——以工业SO2排放为例
被引:10
作者:
柏玲
[1
]
姜磊
[2
]
刘耀彬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减排;
工业SO2排放量;
自然正交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3.02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02 ;
摘要:
采用工业SO2排放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揭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将工业SO2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纳入STIRPAT模型分析框架中,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空间变系数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2排放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增加速度呈现明显的减缓趋势。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SO2排放量以武汉和长株潭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低值地区集中在江西的东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第二模态结果显示,SO2排放量增加速度较快的城市大部分位于湖北的宜昌、荆州、黄冈地区和湖南的株洲、衡阳、永州地区以及江西的萍乡、新余和赣州地区,SO2排放量增加速度减缓的地区则是三省省会城市及其相邻地市。驱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2强度、人口、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GDP是S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各个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各个地区必需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环境保护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