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压力的时空特征——以工业SO2排放为例

被引:10
作者
柏玲 [1 ]
姜磊 [2 ]
刘耀彬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减排; 工业SO2排放量; 自然正交函数; 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中游城市群;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3.02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02 ;
摘要
采用工业SO2排放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揭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将工业SO2排放的空间异质性纳入STIRPAT模型分析框架中,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空间变系数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SO2排放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增加速度呈现明显的减缓趋势。EOF第一模态结果显示,SO2排放量以武汉和长株潭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低值地区集中在江西的东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第二模态结果显示,SO2排放量增加速度较快的城市大部分位于湖北的宜昌、荆州、黄冈地区和湖南的株洲、衡阳、永州地区以及江西的萍乡、新余和赣州地区,SO2排放量增加速度减缓的地区则是三省省会城市及其相邻地市。驱动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O2强度、人口、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GDP是SO2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各个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各个地区必需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环境保护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长江经济带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演变 [J].
邹辉 ;
段学军 .
地理科学, 2016, 36 (09) :1408-1417
[2]   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间防控协作——基于全国288个地市工业SO污染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 [J].
白永亮 ;
郭珊 ;
孙涵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3) :63-72+171
[3]   基于STIR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J].
黄蕊 ;
王铮 ;
丁冠群 ;
龚洋冉 ;
刘昌新 .
地理研究, 2016, 35 (04) :781-789
[4]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的EOF和GWR分析 [J].
胡艳兴 ;
潘竟虎 ;
李真 ;
白燕 ;
张建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5) :1866-1874
[5]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对铜川市近几年经济与环境特征分析 [J].
王陆军 ;
范拴喜 ;
白慧莉 .
干旱区地理, 2015, 38 (05) :1031-1039
[6]   基于环境压力的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效率研究 [J].
汪克亮 ;
孟祥瑞 ;
杨宝臣 ;
程云鹤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491-1501
[7]   中国省域环境压力综合评价 [J].
赵涛 ;
缑雪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 15 (03) :331-334
[8]   基于ESDA-GWR多变量影响的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J].
张雅杰 ;
金海 ;
谷兴 ;
叶梁倩 ;
邵庆军 .
经济地理, 2015, 35 (03) :28-35
[9]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J].
王菲 ;
董锁成 ;
毛琦梁 .
地理研究, 2014, 33 (10) :1793-1806
[10]   基于EOF和GWR模型的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析 [J].
白景锋 ;
张海军 .
地理研究, 2014, 33 (07) :123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