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被引:12
作者
路翠萍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心理健康; 大学生;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8.03.002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从文化视角探讨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思维方式问卷和SCL-90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高、低心理症状组的大学生在思维的协变性(t=3.934,P<0.001)、矛盾性(t=-6.136,P<0.001)及变化性(t=2.598,P<0.05)上差异显著;思维方式几乎与心理症状各因子相关显著(r=-0.061~0.205);思维方式对心理症状预测作用显著,进入每个回归方程的思维特性分别为2~3个(β=-0.105~0.273,R2=0.070~0.129)。其中,思维的协变性对心理症状负向作用显著,而思维的矛盾性对心理症状正向作用显著,思维的变化性对焦虑负向作用显著。结论:思维方式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79+277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心理咨询的启示 [J].
景怀斌 .
心理学报, 2007, (02) :371-380
[2]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J].
王登峰 ;
黄希庭 .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7
[3]   人格结构的行为归类假设与中国人人格的文化意义 [J].
王登峰 ;
崔红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6-34
[4]  
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路翠萍.山西大学 2005
[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登峰,侯玉波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