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77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中国工业; 行业差异; paneldata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90 / 12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以国内制造业为例 [J].
杭雷鸣 ;
屠梅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2) :93-100
[2]   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 [J].
王少平 ;
杨继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4) :88-96+207
[3]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4]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J].
王庆一 .
节能与环保, 2003, (08) :5-7
[6]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7]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著], 2004
[8]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杰弗瑞·A.杰里(GeoffreyA.Jehle),(美)菲利普·J.瑞尼(PhilipJ.Reny)著, 2002
[9]  
Modelling OECD industrial energy demand: Asymmetric price responses and energy-saving technical change[J] . Olutomi I. Adeyemi,Lester C. Hunt.Energy Economics . 2007 (4)
[10]   Modeling industrial energy demand in Greece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J].
Polemis, Michael. L. .
ENERGY POLICY, 2007, 35 (08) :4039-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