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南台钼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龄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

被引:18
作者
柯昌辉 [1 ]
王晓霞 [1 ]
杨阳 [2 ]
齐秋菊 [3 ]
樊忠平 [4 ]
高非 [5 ]
王修缘 [6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
[3]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院
[4]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总队
[5]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 不详
关键词
北秦岭; 南台钼多金属矿; 锆石U-Pb年龄; Re-Os年龄; Hf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台钼多金属矿床是北秦岭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脉和爆破角砾岩,花岗斑岩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钼多金属矿化。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花岗斑岩的U-Pb年龄为(151±1)Ma(N=12,MSWD=0.32),矿区内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146±2)~(151±2)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48.8±1.7)Ma(N=6,MSWD=0.84)。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南台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其以北的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主要斑岩型钼矿床大规模成矿时间一致。该花岗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176Hf/177Hf初始比值介于0.281 864~0.282 454,εHf(t)=-28.8~-7.9,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 654~1 506 Ma,均变化于一个较宽的范围,表明花岗斑岩的源区物质具有多源的特征,其中以壳源组分为主,可能有少量幔源组分的混入,暗示了成矿物质也可能主要来源于地壳,但地幔组分对成矿也有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562 / 157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北秦岭马河钼矿区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柯昌辉 ;
王晓霞 ;
李金宝 ;
齐秋菊 .
岩石学报, 2012, 28 (01) :267-278
[2]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兼论东秦岭-大别山中生代钼成矿作用期次划分 [J].
黄凡 ;
王登红 ;
陆三明 ;
陈毓川 ;
王波华 ;
李超 .
矿床地质, 2011, 30 (06) :1039-1057
[3]   陕西省商洛市潘河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练翠侠 ;
欧阳志强 ;
贺忠春 .
矿床地质, 2011, 30 (03) :448-456
[4]   秦岭晚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成因演变及构造意义 [J].
王晓霞 ;
王涛 ;
齐秋菊 ;
李舢 .
岩石学报, 2011, 27 (06) :1573-1593
[5]   河南秋树湾斑岩体特征及其南山钼矿段外围找矿方向附视频 [J].
张旭 ;
戴雪灵 ;
邓湘伟 ;
秦臻 ;
张智慧 .
矿产勘查, 2011, (02) :126-134
[6]   河南南沟钼矿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兼论东秦岭钼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 [J].
杨晓勇 ;
卢欣祥 ;
杜小伟 ;
李文明 ;
张正伟 ;
屈文俊 .
地质学报, 2010, 84 (07) :1049-1079
[7]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J].
张元厚 ;
毛景文 ;
简伟 ;
李宗彦 .
世界地质, 2010, 29 (02) :188-202
[8]   Reappraisement and refinement of zircon U-Pb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es by LA-ICP-MS [J].
Liu YongSheng ;
Hu ZhaoChu ;
Zong KeQing ;
Gao ChangGui ;
Gao Shan ;
Xu Juan ;
Chen HaiHong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15) :1535-1546
[9]   丹凤地区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北秦岭地体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和早古生代变质作用的记录 [J].
杨力 ;
陈福坤 ;
杨一增 ;
李双庆 ;
祝禧艳 .
岩石学报, 2010, 26 (05) :1589-1603
[10]   河南东沟钼矿花岗斑岩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J].
戴宝章 ;
蒋少涌 ;
王孝磊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88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