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耕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9
作者
吕晓东 [1 ,2 ,3 ]
马忠明 [3 ]
杨虎德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甘肃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种植结构; 空间变异; 绿洲; 民勤;
D O I
10.13866/j.azr.2010.04.017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参照1980年土壤普查样点布设图,利用GPS定位,2006年采集民勤绿洲耕地土样209个,应用传统统计学、地统计学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对民勤绿洲25年来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1980年土壤普查结果比较,2006年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2%,4%和230%,而速效钾均值下降了26%;除有机质变异系数增加4%外,其余养分均表现为下降,且速效磷变异程度高于其他养分;1980-2006年各土壤养分块金值/基台值增加明显,在一定范围内空间相关性减弱,表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逐渐高于由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速效氮、速效磷在北偏东-南偏西方向均呈现出较强的向异性,前者主要受土壤类型影响,后者主要受石灰性土壤固磷作用的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西南(昌宁、环河灌区)-东北(泉山、湖区)呈降低趋势,绿洲中部(坝区)呈增加趋势,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从西南-东北方向向中心递增,不同灌区化肥投入、种植结构的差异是引起这种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民勤人工绿洲的形成、演变及其可持续性探讨 [J].
常兆丰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1-9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垦绿洲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J].
杨玉海 ;
陈亚宁 ;
李卫红 ;
杨贵泉 ;
段永照 .
中国沙漠, 2008, (01) :94-100
[3]   江汉平原耕地土壤氮素空间尺度套合与变异规律研究 [J].
于婧 ;
周勇 ;
聂艳 ;
刘凡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6) :1297-1302
[4]   干旱区绿洲土壤养分对不同作物系统的响应 [J].
许文强 ;
罗格平 ;
陈曦 .
科学通报, 2006, (S1) :137-142
[5]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与合理采样数研究 [J].
姚荣江 ;
杨劲松 ;
姜龙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89-94
[6]   中国干旱区生态战略再思考 [J].
张百平 .
干旱区研究, 2006, (03) :381-383
[7]   民勤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J].
马金珠 ;
魏红 .
干旱区研究, 2003, (04) :261-265
[8]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速效磷、钾的时空变异特征 [J].
张世熔 ;
黄元仿 ;
李保国 ;
张凤荣 ;
高峻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1) :3-8
[9]   地统计学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J].
李艳 ;
史舟 ;
徐建明 ;
黄明祥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178-182
[10]   三工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J].
罗格平 ;
陈嘻 ;
周可法 ;
叶民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6) :5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