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水平分辨率提高对一段大暴雨预报结果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姜勇强
张维桓
周祖刚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大暴雨; 中-β尺度低涡; 水平分辨率;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不等距21层细致边界层η坐标模式,分别采用36 km和18 km的水平分辨率对1998年6月12日7月31日造成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暴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把模式水平分辨率提高到18 km后,暴雨及其以下降水量等级的预报TS评分与36 km的相当,但大暴雨预报效果明显提高,降水分布具有明显集中的趋势,暴雨、大暴雨中心也明显向实况降雨中心靠拢。对1998年6月12~21日10个个例的数值模拟表明,水平分辨率由36 km提高到18 km后,网格尺度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由平均14.1%提高到27.5%,而次网格尺度降水量的比例由85.9%下降到72.5%;对1998年6月19日造成闽浙大暴雨的天气系统模拟对比分析表明,模式提高分辨率后,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造成大暴雨的中-β尺度低涡及其中尺度特征,预报暴雨及大暴雨的雨区有了明显的局地性,更接近实况暴雨及大暴雨的雨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模式水平分辨率对祁连山区降水模拟影响的初步分析 [J].
李锁锁 ;
吕世华 ;
高艳红 ;
张宇 .
高原气象, 2005, (04) :496-502
[2]   在“98.7”武汉强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波动的作用及其相干性 [J].
魏凤英 ;
朱福康 ;
谢宇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1) :49-55
[3]   一η模式中高分辨边界层方案及对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 [J].
王康康 ;
张维桓 ;
秦凯兵 .
高原气象, 2004, (05) :620-628
[4]   2000年7月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J].
姜勇强 ;
张维桓 ;
周祖刚 ;
张志华 .
高原气象, 2004, (01) :55-61
[5]   98.7"特大暴雨低涡的螺旋度和动能诊断分析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冯伍虎 .
高原气象, 2003, (02) :202-208
[6]   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简介及预报效果检验 [J].
姜勇强 ;
张维桓 ;
周祖刚 ;
张群 ;
王康康 ;
陈俊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7
[7]   不等距分层中尺度η坐标暴雨模式的设计及数值试验 [J].
姜勇强 ;
张维桓 ;
周祖刚 ;
林必元 .
热带气象学报, 2001, (03) :301-307
[8]   灾害天气和中尺度气象学研究 [J].
王鹏云 ;
李泽椿 .
气象科技, 2001, (01) :10-14
[9]   1998年中国洪灾成因初探 [J].
李曾中 ;
曾小苹 ;
程明虎 ;
李月安 .
气象, 2000, (01) :14-18
[10]   论大气模式的设计 [J].
廖洞贤 .
气象学报, 1999, (05) :51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