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的基本动向及客观要求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伟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刑法修正; 工具主义; 刑法泛化; 调控前置;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1.05.015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修正案(八)》涉及刑罚结构调整、从宽处罚情节和非监禁刑的完善、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立法完善,相关涉及民生犯罪的增加和处罚力度的加大等诸多方面。结合刑法的多次修正来看,本次修正更突出地显示了刑法修正依据的实用性及其反映出的当前刑法立法的工具主义倾向,而修法内容范围之广以及犯罪圈的扩大反映了刑事立法的泛化、扩大化倾向。此次修正,也突出地反映了风险社会语境下刑法立法的转变以及刑法干预的前置性倾向。上述倾向有其特殊的社会变迁背景,但是这样的倾向则容易形成对公民自由的侵害,对罪刑法定等刑法基本原则的破坏。这样的倾向需要予以警惕,并以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合理控制,保持刑法的克制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刑法调控范围宜适度扩大.[N].赵秉志;.检察日报.2004,
[2]  
刑法理性论.[M].张智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刑法学的向度.[M].周光权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5]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  
美国刑法.[M].储槐植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   抽象危险犯的反思性审视与优化展望——基于风险社会的刑法保护 [J].
谢杰 ;
王延祥 .
政治与法律, 2011, (02) :75-81
[8]   我国刑法修正的特点及发展 [J].
龚培华 .
东方法学, 2010, (05) :136-139
[9]   刑法增设新罪的适度性分析——以危险驾驶、恶意欠薪入罪为例 [J].
周宜俊 .
东方法学, 2010, (05) :143-145
[10]   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和《刑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J].
顾肖荣 ;
陈玲 .
政治与法律, 2010, (10)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