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与时代特征

被引:11
作者
刘耀彬 [1 ]
彭峰 [2 ,1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环境; 认知; 实践;
D O I
10.13796/j.cnki.1001-5019.2019.02.01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深入研究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体系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引入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环境—认知—实践"的系统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深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逻辑。这一战略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使命、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上深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认知,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框架和实现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都有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关于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建议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18, 73 (10) :1829-1836
[2]   国家级战略平台布局视野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J].
尹虹潘 .
改革, 2018, (08) :80-92
[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研究 [J].
高国力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03) :109-115+156
[4]   国家级新区的空间生产与治理尺度建构 [J].
殷洁 ;
罗小龙 ;
肖菲 .
人文地理, 2018, 33 (03) :89-96
[5]   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论纲 [J].
王佳宁 ;
罗重谱 .
改革, 2017, (12) :52-67
[6]   改革开放以来党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J].
肖翔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5) :26-32+57
[7]   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与重点对策 [J].
范恒山 .
宏观经济管理, 2017, (08) :11-12+32
[8]   美国城市群空间布局优化及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借鉴 [J].
阎东彬 ;
范玉凤 ;
陈雪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6) :114-120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八大特点 [J].
范恒山 .
区域经济评论, 2017, (03) :6-8
[10]   新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三大新思路 [J].
陆玉麒 ;
董平 .
地理研究, 2017, 36 (04) :60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