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逻辑与面临的选择

被引:8
作者
华民
机构
[1]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金本位; 私有化运动; 放松政府管制; 改革开放; 贸易依存度; 收入差距; 动态成功;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9.07.007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大致上是循着这样的逻辑向前推进的:在准确地把握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有利于中国回归世界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及时地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国策,从而成功地抓住了中国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机遇。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综合作用下,在中国的国土上形成了两股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潮流,那就是闻名于世的"民工潮"和世界发展史上罕见的"外资潮"。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效地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困问题,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不断上升。但是,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新问题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经济看,主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外部经济看,主要是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的改革还不够彻底;其二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因此,可以把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与发生的问题都概括为改革开放的"动态成功"。只有如此,我们才作出继续深化对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正确选择;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改革倒退、开放度逐渐下降的错误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目标评析
    毛锐
    [J]. 世界历史, 2004, (06) : 63 - 73
  • [2] 1970年代全球滞胀的局面不会再次发生[N].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 (038)
  • [3] 国际经济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托马斯·A.普格尔(ThomasA.Pugel),(美)彼得·H.林德特(PeterH.Lindert)著, 2001
  • [4] 供应学派[M]. 北京经济出版社 , 章嘉琳著, 1984
  • [5] 就业理论引论. 琼.罗宾逊. 剑桥大学出版社 .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