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石膏矿特大突水灾害机理研究

被引:2
作者
王光亚 [1 ]
施斌 [2 ]
徐玉琳 [1 ]
顾阿明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突水; 地面变形; 石膏矿; 地质分析; 开采效应;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发生于2006年9月11日的南京石膏矿特大突水灾害不仅改变了矿区及外围的地下水流场,并引发了矿区地面沉降变形,对地表附属物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造成了包括矿山关闭在内的巨大财产损失。南京石膏矿涉及典型的深部矿山地质工程问题,影响地下开采稳定、矿山灾害和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矿体及围岩的岩性结构及岩体结构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及其影响带裂隙发育情况、富水性、导水率。围岩的岩溶强烈富水带的存在是矿坑突水的直接水源;矿体的软岩特性、矿山开采扰动使采场周围的应力场重新分布、开采对断裂构造及裂隙带等结构体的活化作用都加剧了突水灾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 [J].
何满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54-2858
[2]   石膏角砾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J].
宋飞 ;
赵法锁 ;
李亚兰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 (03) :94-96
[3]   地下采矿岩爆原因的新认识 [J].
姜晨光 ;
隋明寿 ;
贺勇 ;
栾永健 ;
廖明全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4, (04) :54-57
[4]   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 [J].
钱七虎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1-5
[5]   地下工程中由控稳到控水的断裂屏障机制 [J].
李晓昭 ;
张国永 ;
罗国煜 .
岩土力学, 2003, (02) :220-224
[6]   地下工程突水的断裂变形活化导水机制 [J].
李晓昭 ;
罗国煜 ;
陈忠胜 .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6) :695-700
[7]   硬石膏的流变特性及其长期强度的确定 [J].
刘沐宇 ;
徐长佑 .
中国矿业, 2000, (02) :58-60
[8]   南京石膏矿─308m中段开采及─342m中段延深开拓方案 [J].
朱文庄 .
非金属矿, 1994, (04)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