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实用迭代算法

被引:6
作者
谷利雄
林桢楷
王荣辉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关键词
斜拉桥; 无应力索长; 悬链线法; 迭代;
D O 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2.01.040
中图分类号
U448.27 [斜拉桥];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斜拉索无应力索长是斜拉桥施工和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目前常用的悬链线算法虽然可以精确计算出拉索无应力索长,但计算过程繁琐,不便于工程上应用。笔者基于悬链线理论,通过建立索端水平分力与拉索无应力长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水平分力为迭代控制参数求解拉索无应力索长的实用迭代算法。将该法运用于在建黄舣长江大桥无应力索长计算,并与常用悬链线算法进行对比,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且计算简便的特点,便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斜拉桥无应力索长的精确求解方法 [J].
汪峰 ;
刘沐宇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7) :49-52
[2]   斜拉索无应力长度求解及成品索长合理确定 [J].
方志 ;
李学有 .
桥梁建设, 2009, (04) :54-58
[3]   悬链线解答在斜拉索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J].
杨佑发 ;
白文轩 ;
郜建人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6) :31-34
[4]   基于精确解析解的索单元 [J].
罗喜恒 ;
肖汝诚 ;
项海帆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45-450
[5]   悬链线索单元算法的改进 [J].
聂建国 ;
陈必磊 ;
肖建春 .
力学与实践, 2003, (04) :28-32
[6]   预应力索结构中的索单元数值模型 [J].
张立新 ;
沈祖炎 .
空间结构, 2000, (02) :18-23
[7]  
斜拉桥建造技术.[M].陈明宪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