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震活动图像及烈度区划

被引:8
作者
覃子建,罗远模,王继安
机构
[1] 贵州省地震办公室
关键词
贵州,地震活动,图象,地震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笔者对贵州历史地震记载和仪器测量地震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公元1308~1948年有地震记载近两百条,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3次,其中最高震级为级的强震,最高地震烈度Ⅷ为度.1955~1993年省境内能记录的3.0~5.4级地震235余次,解放后最大地震为5.4级。贵州与四省(区)接壤县份发生破坏性地震23次。因此,贵州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均属于全国中等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贵州地震活动的主要图像,概略地把贵州地区划分为黔东、黔中和黔西三个不同形态的断块,显示了贵州地震活动似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端兴衰而兴衰,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这是符合地理空间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的。因此,贵州省地震活动是"以地质构造地震为主体,以诱发地震和岩溶类地震为两翼的独特的活动格局。"又据最新"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简介贵州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提出了烈度区划的基本特点,贵州有一半的县市处在地震烈度Ⅵ-Ⅶ度区内,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应依次指导与加强贵州省的防震减灾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4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贵州省地质灾害浅析 [J].
曹卫峰 ;
王安祥 .
贵州地质, 1993, (02) :150-154
[2]   贵州省4(3/4)级以上历史地震补遗(公元1308年—1948年) [J].
覃子建 ;
吴淑才 .
地震学刊, 1992, (01) :44-62
[3]  
贵州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覃子建等编;.贵州科技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