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与法学范式的转换

被引:19
作者
季卫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剩余风险; 学习型规范; 关系相关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目次:一、风险社会对法学研究的影响二、风险社会下法律制度的"再设计"三、结语以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为契机,从1980年晚期开始,"风险社会"论迅速流行,并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产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数码网络化程度的提高,风险性也在不断提高。大气圈温室化效应、美国"9·11"恐怖事件、中国"非典"恐慌、次贷引起的世界金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治与普遍信任——关于中国秩序原理重构的法社会学视角[J]. 季卫东.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6(01)
[2]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林, 2009
[3]  
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李卫海, 2007
[4]  
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雪冬等著, 2006
[5]  
世界风险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
[6]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7]  
“非典”时期的非常法治[M]. 法律出版社 , 莫纪宏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