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措施对“沈稻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孟维韧 [1 ]
王伯伦 [1 ]
冯越 [1 ]
林洪祥 [2 ]
王术 [1 ]
黄元财 [1 ]
于洪兰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辽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栽培措施;
D O I
10.13327/j.jjlau.2009.06.009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试验采用规范化设计,以"沈稻9号"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及水稻播种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的品质性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受处理因子影响变异较大,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差异较小。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施氮量,增施氮肥穗数增加,但同时千粒重降低。施氮有利于糙米率和精米率的提高,但同时稻米垩白粒率明显增加,食味值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食味值、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插秧穴距,穗数和穗粒数都有增加的趋势,有利于提高碾磨品质,同时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各处理因子对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均不显著。群体净同化率与抽穗后干物生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最大叶面积指数与总干物重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81 / 687+693 +693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