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被引:4
作者
胡晨成 [1 ]
刘昌华 [2 ]
王爱国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河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驻马店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城镇化占用过多耕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成为必然选择。笔者针对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影响农村居民点"挂钩"潜力的主要驱动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挂钩"潜力不同的县(区)分级,运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和2020年农村人口。结果表明,农民人居收入、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等7个指标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挂钩"潜力的主要因素;县(区)共分为3个"挂钩"潜力等级类型;利用2010年和2020年预测人口,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通过2010年、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2007年农村居民点现状面积对比,得出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的"挂钩"潜力。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挂钩"潜力巨大,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能够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城镇化提高和保护耕地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 [J].
荣慧芳 ;
胡文海 ;
陈怀录 .
池州学院学报, 2010, 24 (06) :76-79
[2]   灰色GM(1,1)模型在干旱预测中的应用 [J].
魏光辉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 (04) :7-9
[3]   聚类分析在江苏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分区中的应用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钟太洋 ;
徐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310-314
[4]   “挂钩”专项规划的几个问题 [J].
周小平 .
中国土地, 2009, (12) :54-54
[5]   对建立出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制度的构想 [J].
胡传景 .
国土资源情报, 2009, (08) :28-30+56
[6]   北部湾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探讨 [J].
陈秀贵 .
南方自然资源, 2008, (10) :24-26
[7]   基于GM(1,1)模型在高校招生人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省普通高校为例 [J].
罗晓玲 ;
周建新 ;
王玉兰 ;
朱爱红 .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342-345
[8]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思考 [J].
王丽英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6) :155-158+154
[9]   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的探讨 [J].
王君 ;
朱玉碧 ;
郑财贵 .
农村经济, 2007, (08) :29-31
[10]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