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疏离的“短信”

被引:1
作者
刘德寰
机构
[1]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短信; 爆炸性; 燃烧性能; 手机用户; 运营商; 内容丰富; 沟通手段; 手段性; 工具性; 城市化; 都市化; 疏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都市化造就的社会疏离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又不愿意接受的过程,短信的出现给都市人一个重要的契机,如果这点能够成立,那么短信的未来就不仅仅是一个时尚的交往,沟通的形式,而且也变成社会生活的一个工具性手段。如果说当 IT 业迅猛发展的时刻,还没有人在乎小小的短信,但是在泡沫被挤掉的今天,短信成为了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今年11月末,我国手机用户突破2亿户,那么900亿条的短信总量就意味着一个手机用户平均一年发送450条、平均一天发送1.25条短信。以目前短信基本资费每条0.1元来计算,这900亿条就意味着90亿元的总收入,而这还没有包括以短信方式下载更高资费的铃声、笑话、图像等的收入。这是一个叫人吃惊的数字。"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短信的"爆炸性"的增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79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