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AM合成磷酸亚铁锂/碳及其充放电性能研究

被引:8
作者
甘晖
童庆松
张晓勤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磷酸亚铁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1.1 [原电池、干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碳源,用固相法于不同温度下合成磷酸亚铁锂/碳,并组装成模拟电池测试电化学性能.在0.1mA/cm2的电流密度下,625℃合成的样品第10个循环的放电容量达到110mAh/g,80个循环后仍能保持初始放电容量.发现在实验的温度区间内,磷酸亚铁锂晶粒度值的对数与反应温度值的负倒数成正比;另外,随反应温度的升高,FT-IR谱中1090、1055cm-1位置附近的两个峰呈分裂趋势.样品的颗粒大小不均一,这与球磨法的特点有关.初步认为样品中的颗粒是多晶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磷酸亚铁锂的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J].
甘晖 ;
汪冰冰 ;
连锦明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40-43
[2]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张立德, 2001
[3]  
大学化学实验[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 1999
[4]  
矿物的红外光谱[M]. 科学出版社[英]法默(V·C·Farmer),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