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原理的集权之维:历史与现代化

被引:26
作者
陈明明
机构
[1]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分权; 集权; 大一统; 代表制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有集权或分权的因素,当分权或集权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特征时,分权或集权便超越了工具性的含义,具有制度安排的性质,或被称为分权政府,或被称为集权政府。西方的封建主义产生的分权体制,后经资产阶级革命用自由主义和代议制原则改造和创建了现代分权制衡的政府结构,分权的学说和分权政府由此被视为"永恒的规律"。中国的郡县主义产生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大一统的集权基因经过遗传和变异的相互作用和反复选择,成为一种稳定的传统,对后世中国人的政治行为和制度选择具有深刻影响。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以人民主权为口号刷新了大一统的政治含义,中国共产党在大一统的框架下重建中国,把人民主权作为现代国家和代表制政府的基石,集中统一的原则延续了大一统国家集权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是中国现代化全方位动员的迫切需要,也是代表制政府原理的逻辑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代表理论.[M].聂智琪;谈火生.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
[2]  
西方宪政史论.[M].程汉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3]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景跃进;陈明明;肖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  
中国·政道.[M].王绍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  
开放中的变迁.[M].金观涛; 刘青峰; 著.法律出版社.2010,
[6]  
民主理论的前言.[M].(美) 达尔 (Dahl;R.A.) ; 著.东方出版社.2009,
[7]  
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M].张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封建社会.[M].(法)马克·布洛赫(MarcBloch)著;李增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9]  
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M].[英]佩里·安德森(PerryAnderson)著;郭方;刘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法律篇.[M].(古罗马)西塞罗(Cicero)著;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