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古新世玄武岩特征及其在郯庐断裂发展中的构造意义

被引:8
作者
王东方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玄武岩; 基性岩; 渤海盆地; 第三纪; 抚顺; 辽宁; 古新世; 老第三纪; 构造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一般认为郯庐断裂跃过渤海向北延伸分为两支,东支为抚顺—密山深断裂带,西支为依兰—伊通深断裂带(图1),近年来P.J.威利根据卫星照片指出,从营口经沈阳至长春、哈尔滨直入苏联境内再到鄂霍茨克海一线是一条巨大的深断裂带。并在苏联远东地区地质图上也很清楚。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辽宁中西部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测定、分布模式及其构造意义 [J].
王东方 ;
周世光 ;
孙成林 .
地球化学, 1985, (02) :134-141
[2]   东北大陆裂谷与中新生代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及煤、烃的构造成因关系 [J].
王东方 .
矿床地质, 1984, (04) :71-79
[3]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及其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 [J].
王东方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3, (04) :37-48
[4]   东北大陆裂谷系的形成与地震活动 [J].
赵文峰 .
地震地质, 1981, (02) :23-29
[5]  
辽宁抚顺煤田地层及其古生物群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洪友崇著, 1980
[6]  
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