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民用燃料的燃烧颗粒物的含量及其粒径组成

被引:7
作者
彭瑞玲
刘君卓
潘小川
刘红
温天佑
金晓滨
陈波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空气污染,室内; 矿物燃料; 颗粒物;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5.01.005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目的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蜂窝煤3种民用燃料定量燃烧所产生的各粒径颗粒物(PM2.5,PM10和TSP)的含量及构成比情况,并根据普通家庭各民用燃料的实际使用量推算居民对各粒径颗粒物的日暴露量。方法对北京地区常用的蜂窝煤、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3种民用燃料同时进行定量燃烧后,采集和测定燃烧产物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含量及构成比。结果3种燃料燃烧生成的颗粒物均以PM10为主,分别占TSP的95.73%,85.98%和77.87%;但在PM10中,PM2.5和PM2.5-10构成比有所不同,天然气依次为95.73%和4.27%,液化石油气为51.52%和48.48%,蜂窝煤为93.56%和6.44%;在日平均用量下,蜂窝煤所产生的各粒径颗粒物的量远远高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其中蜂窝煤产生的PM2.5约为后2种燃料的13和30倍。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和比较3种民用燃料燃烧产物的毒性及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贡献大小提供基础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4个大城市空气PM2.5、PM10污染及其化学组成[J]. 魏复盛,滕恩江,吴国平,胡伟,W.E.Wilson,R.S.Chapman,J.C.Pau,J.Zhang.中国环境监测. 2001(S1)
[2]   石油液化气燃烧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 [J].
马迎华 ;
满虹 ;
梁龙彦 ;
赵文英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8, (05) :9-12
[3]   兰州城区居民使用不同燃料燃烧颗粒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J].
王晓云,丁国武 .
癌变畸变.突变., 1995, (05) :258-258
[4]   重庆市居住区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J].
高宁,张晓丽,卓鉴波,曹波,邱志群 .
癌变畸变.突变., 1995, (05) :258-258
[5]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免疫毒性研究 [J].
杨建军,马亚萍,吴炳耀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5, (04) :155-157
[6]   天然气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卫生评价 [J].
王菊凝 ;
陈宝生 ;
刘光铨 ;
张月 ;
赵振华 ;
林莲卿 .
环境科学, 1995, (03) :44-48+63+94
[7]   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J].
尹学钧,李永顺,孔祥环,刘君卓 .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4, (03) :191-193
[8]   室内空气污染及控制 [J].
郭新民,张鹏军,宋文静 .
环境保护科学, 1994, (03) :38-40+53+78-79
[9]   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物及其对肺部的损伤 [J].
刘君卓 ;
王黎华 ;
刘红 ;
温天佑 ;
任淑英 ;
陈欣 ;
郭淑芳 ;
卫邦栋 ;
刘志刚 .
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0, (06) :241-245
[10]   开放式炉具废气采样方法的规格化 [J].
沈迪新 ;
曹美秋 ;
姚渭溪 ;
叶坚 ;
陈秋玲 .
环境科学, 1981, (06)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