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被引:30
作者
丘东洲 [1 ]
谢渊 [1 ]
李晓清 [2 ]
黄福喜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亚洲; 特提斯域; 岩相古地理; 油气聚集; 油气分布; 油气远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在地理上主要分布于西亚段南带,其次为西亚段北带、东南亚段中带,再次为中亚段。对古、中、新特提斯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作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关的岩相古地理图。认为油气分布在盆地类型上主要与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相关,盆地形态主要与台地、环形坳陷、线形坳陷等沉积—构造环境相关,其成烃物质的沉积-构造环境多位于古赤道与45°古纬度之间。提出盆地保存是盆地油气评价的先决条件。指出了亚洲特提斯域南带、中带和北带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J].
丘东洲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7, (02) :1-8
[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纳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 [J].
潘桂棠 ;
朱弟成 ;
王立全 ;
廖忠礼 ;
耿全如 ;
江新胜 .
地学前缘, 2004, (04) :371-382
[3]   西藏——我国西部21世纪新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J].
丘东洲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3) :233-239
[4]   我国油气勘探理论和实践历史的思考 [J].
甘克文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2) :72-84+8
[5]   特提斯域的演化和油气分布 [J].
甘克文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2) :21-29
[6]   特提斯:油气聚集何方 [J].
赵重远 .
勘探家, 2000, (02) :59-66+8
[7]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几个问题 [J].
丘东洲 .
特提斯地质, 1997, (21) :3-9
[8]  
新编世界含油气盆地图集.[M].李国玉;金之钧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9]  
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M].王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10]  
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M].周玉琦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