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单位“真实”的一面——以徽州府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

被引:12
作者
赵赟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
徽州; 纳税单位; 耕地数据; 峰值期; 土地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拟以土地数据考释为中心 ,把有关徽州地区历史赋税资料与现代统计资料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从而就载籍时间断面数据的考查、纳税单位与耕地数据的区分、耕地面积“峰值期”的确定等几方面来探讨徽州特定时期的纳税单位能够反映“真实”的耕地面积 ,并以此为基点对嘉道时期的耕地面积进行再估计。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83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明代徽州田契研究 [J].
刘和惠 ;
张爱琴 .
历史研究, 1983, (05) :125-139
[2]  
明代黄册研究.[M].栾成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清代两湖农业地理.[M].龚胜生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  
中国县情大全.[M].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5]  
中国耕地递减问题的数量经济分析.[M].耕地问题研究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6]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M].杨国桢著;.人民出版社.1988,
[7]  
中国古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M].何炳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  
中国历史地图集.[M].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1987,
[9]  
中国农业的发展.[M].(美)珀金斯(D.H.Perkins)著;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0]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M].叶显恩 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