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研究

被引:5
作者
刘行星 [1 ]
李希龙 [2 ]
机构
[1] 天津社科院法学所
[2]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刑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信息社会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刑事立法顺应了惩治此类犯罪的社会需求,将该类行为入刑,但相关规定还应加以细化、完善。刑罚预防应当与犯罪预防相结合,只有做到事发前预防、事发后严惩才能真正遏制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事件的频发,从而真正做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严密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 [J].
蔡军 .
现代法学, 2010, 32 (04) :105-112
[2]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解读 [J].
张玉华 ;
温春玲 .
中国检察官, 2009, (08) :8-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 [J].
齐爱民 .
河北法学, 2005, (06) :2-5
[4]  
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曲新久等撰稿,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