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土壤微生物学特征比较

被引:10
作者
王少昆 [1 ,2 ]
赵学勇 [1 ]
曲浩 [1 ,2 ]
井向辉 [3 ]
连杰 [1 ,2 ]
云建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 流动沙丘;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生物量碳; 层化比率;
D O I
10.13198/j.res.2010.12.74.wangshk.016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丘中0~10 cm和>10~20 cm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的比较表明: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其中两大沙地真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显著;两大沙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在不同土壤层次均表现为>10~20 cm层高于0~10 cm层,其中微生物三大类群数量差异均不显著,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显著.土壤性质的差异导致两大沙地流动沙丘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碳略有不同.细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分含量和pH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两大沙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养分的层化比率均小于1,科尔沁沙地中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和土壤养分的层化比率均大于浑善达克沙地,可以推断两大沙地的流动沙丘处于退化状态,而且浑善达克沙地退化速度更快.
引用
收藏
页码:1516 / 15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科尔沁沙质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动态 [J].
王少昆 ;
赵学勇 ;
左小安 ;
郭轶瑞 ;
李玉强 ;
曲浩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4) :610-615
[2]   浑善达克沙地中部地区榆树分布密度与土壤养分状况关系的研究 [J].
赵娜 ;
胡春元 ;
李钢铁 ;
左合君 ;
闫彩峰 ;
迟琳琳 .
现代农业, 2009, (07) :61-64
[3]   科尔沁沙地植物萌动期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 [J].
王少昆 ;
赵学勇 ;
左小安 ;
赵玮 .
中国沙漠, 2008, (04) :696-700
[4]   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沙丘类型土壤种子库时空动态 [J].
窦红霞 ;
王明玖 .
草业科学, 2008, (03) :116-118
[5]   差巴嘎蒿灌丛土壤和根系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J].
赵玮 ;
张铜会 ;
刘新平 ;
王少昆 ;
罗亚勇 .
生态学杂志, 2008, (02) :151-156
[6]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
宋创业 ;
郭柯 ;
刘高焕 .
生态学杂志, 2008, (01) :8-13
[7]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J].
刘军会 ;
高吉喜 ;
耿斌 ;
吴黎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148-154
[8]   浑善达克沙地的土地沙漠化过程研究 [J].
刘树林 ;
王涛 .
中国沙漠, 2007, (05) :719-724
[9]   科尔沁沙质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J].
左小安 ;
赵学勇 ;
赵哈林 ;
李玉强 ;
郭轶瑞 ;
赵玉萍 .
环境科学, 2007, (05) :945-951
[10]   北方农牧交错带(武川县)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及层化比率研究 [J].
李涛 ;
潘志华 ;
安萍莉 ;
妥德宝 ;
赵沛义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1)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