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批判——从马克思主义到新马克思主义

被引:7
作者
范瑛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2]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城市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空间; 批判; 马克思主义; 新马克思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空间批判思潮,它将马克思学说引入空间研究领域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空间研究范式。自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批判思潮兴起以来,引发了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 "空间转向",也引致学者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进行评价。本文从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贡献,从城市空间批判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高鉴国著;.商务印书馆.2006,
[2]  
希望的空间.[M].(美)大卫·哈维(DavidHarvey)著;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城市的世界.[M].(美)安东尼·奥罗姆(AnthonyM.Orum);陈向明著;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5]  
后现代的状况.[M].(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6]  
后现代社会理论.[M].(美)乔治·瑞泽尔(GeorgeRitzer)著;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7]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  
文化转向.[M].(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著;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   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J].
闫军印 .
甘肃理论学刊, 2010, (01) :65-68
[10]   城市与空间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新探 [J].
李春敏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06)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