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度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33
作者
李建新 [1 ]
杨永春 [1 ,2 ]
蒋小荣 [1 ]
梁曼 [1 ]
郭泉恩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 UPG指数;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0 [工业部门结构与比例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当下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基于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高级度(UPG)指数、GIS方法考察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度从全国到地市的多尺度时空格局特征,并对比OLS和空间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城市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国家尺度,随着制造业产值提升了10.67倍,制造业UPG指数实现了由5.987到6.225的提升,但金融危机后略有下滑。(2)区域尺度,制造业UPG指数由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递次降低,东北地区在2003年后大幅下降,中、西部地区始终处于底端且在全国地位略有下降。(3)省域尺度,直辖市与东部沿海省份的制造业UPG指数相对较高且成长更快,而中西部尤其是多数边疆省份较低且成长缓慢,甚至下降。(4)市域尺度,制造业UPG指数热点区域由北方传统工业城市向东部沿海城市转移,逐步在全国形成一个以长三角地区为导向的核心—边缘模式。(5)劳动力工资的提升是城市制造业UPG指数提高的重要推手,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后期有所下降,居民消费和开发区的作用在后期逐渐显著,外资的集聚总体抑制了城市制造业UPG指数的提升,而沿海三大核心城市群的作用尚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558 / 157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