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有色金属矿床成矿条件约束及勘查潜力

被引:7
作者
李文渊
赵东宏
申少宁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 
[4] 西安 
关键词
有色金属矿床; 成矿特点; 勘查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北地区是中国大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生产基地,由于大部分矿山开发已进入暮年,加快矿山后续资源的找矿勘查工作已成为重要的地质任务,也是保持西北地区有色金属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通过对西北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西北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古生代造山系中,为鲜明的中亚成矿特色,成矿时代集中发育于晚古生代,但北祁连山是一个例外,形成于早古生代为特点。总体上西北地区可划分为10个有色金属成矿带,提出北祁连的夕卡岩型钨、南秦岭的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和北山等地的斑岩型铜是最有找矿远景成矿类型和富有找矿潜力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甘肃桦树沟铜矿床成矿年龄讨论 [J].
赵东宏 ;
杨合群 ;
刘玉琳 ;
王方成 .
矿床地质, 2003, (02) :134-140
[2]   东天山晚古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 [J].
韩春明 ;
毛景文 ;
杨建民 ;
王志良 .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5-10
[3]   小柳沟铜钨矿田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 [J].
周廷贵 ;
周继强 ;
宋史刚 ;
白仲吾 ;
杨彦 .
地质与勘探, 2002, (02) :37-41
[4]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5]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1999, (04) :223-230
[6]  
中国蛇绿岩.[M].张旗;周国庆著;.科学出版社.2001,
[7]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动力学.[M].夏林圻等著;.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8]  
新疆北部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年代学.[M].李华芹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9]  
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系列与地球化学.[M].李文渊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
[10]  
金川铜镍硫化物(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对比.[M].汤中立;李文渊著;.地质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