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生代地壳发展的五阶段模式

被引:1
作者
刘德权
唐延龄
周汝洪
机构
[1]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关键词
地壳; 拉张; 地球外壳; 地球内部; 造山带; 褶皱带; 构造带; 新陆壳; 觉洛塔格; 钾长花岗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新疆所有古生代造山带都是在前寒武纪基底陆壳解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间型造山带。其古生代地壳发展都经历了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新陆壳的过程。通过对各阶段建造和构造变形的分析,基本搞清了新疆各造山带地壳演化的历史。 新疆各构造带开始由陆壳解体进入拉张阶段的时期,最早自元古宙末(北阿尔泰),最晚自石炭纪初(伊犁、觉洛塔格)。拉张阶段的主要构造环境有岩浆型被动陆缘和非岩浆型被动陆缘两类。前者如南阿尔泰、北准噶尔、依连哈比尔尕、觉洛塔格、祁曼塔格;后者如北阿尔泰、西准噶尔、南天山、东昆仑的喀喇米兰和木孜塔格、喀喇昆仑的阿克赛钦、林济塘等造山带。前者发育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后者发育大西洋型巨厚的陆源碎屑岩建造。拉张阶段延续的时间一般长于汇聚阶段。所以,在新缰各古生代造山带的地壳发展历史中,拉张阶段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发展阶段。岩浆型被动陆缘是地质发展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77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