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封育对巴音布鲁克草原两种建群草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贾宏涛 [1 ]
方光新 [2 ]
蒋平安 [1 ]
李赟 [1 ]
赵成义 [3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新疆畜牧厅项目办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围栏封育; 针茅; 狐茅; 光合作用; CO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光合作用仪,对巴音布鲁克亚高山草原的围栏内外的两种建群种针茅(Stipa capillata)和狐茅(Festuca ovina)的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围栏内针茅和狐茅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弱的三峰曲线,针茅的光合速率(Pn)日平均为12.23μmol/m2.s,狐茅为6.92μmol/m2.s;而围栏外针茅和狐茅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强的双峰曲线,针茅的光合速率(Pn)日平均为13.28μmol/m2.s,狐茅为5.48μmol/m2.s;围栏内两种草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表现出先强后弱的趋势,而围栏外则相反。②围栏封育条件下,针茅CO2固定平均速率为1.937 gCO2/m2.h,略低于围栏外的2.103 gCO2/m2.h;而狐茅则呈现相反趋势,即围栏内CO2固定平均速率(1.096 gCO2/m2.h)高于围栏外(0.869 gCO2/m2.h)。③从单叶水平上看,无论是围栏封育还是自然放牧的条件下,针茅对CO2的同化固定能力要强于狐茅;从群体水平来看,围栏内人工封育草地要比围栏外自然放牧草地CO2固定能力弱一些。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于贵瑞;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2]   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刘艳 ;
舒红 ;
李杨 ;
蔡晓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4) :173-176+209
[3]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与水热关系初步探讨 [J].
徐海量 ;
宋郁东 ;
胡玉昆 .
草业科学, 2005, (03) :14-17
[4]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效率日变化与光合“午睡”的关系 [J].
许大全 ;
丁勇 ;
武海 .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3) :2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