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外围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沙流流量的观测

被引:3
作者
王自龙 [1 ]
赵明 [1 ,2 ]
王立 [1 ]
王多泽 [2 ]
詹科杰 [2 ]
王强强 [2 ]
郭树江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
下垫面; 输沙率; 风沙流流量; 民勤绿洲;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9.04.003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民勤绿洲外围特定环境背景条件下无盖度流动沙丘、白刺平坦砾质沙地、白刺沙包、梭梭林地、麦草沙障、尼龙网沙障以及粘土沙障的风沙流流量进行了实地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盖度流动沙丘和白刺平坦砾质沙地上风速(v)与0~50cm输沙率Q(g·cm-1·min-1)之间的数学关系曲线都遵循幂函数曲线(Q=avb),它们的风沙流总流量分布均为沙丘顶部>沙丘中部>沙丘底部;白刺沙包从全年度风沙流总流量来看:Q背风坡底部>Q迎风坡底部>Q顶部,且白刺沙包上白刺的盖度对风沙流流量影响显著;从防风固沙的效果来看,尼龙网沙障的防沙能力最好,麦草沙障次之,粘土沙障最弱;在梭梭林地上,随着疏透度的增大,风沙流流量成多项式Q=1992L2-6522.7L+5914.3(R2=0.9767)或指数函数Q=412.38e0.7877L(R2=0.9127)递增;从测定的全年度风沙流总流量看,无盖度流动沙丘>白刺平坦砾质沙地>梭梭林>白刺包>粘土沙障。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J].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肖洪浪 ;
李小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91-496
[2]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胡春元 ;
李玉宝 ;
高永 ;
杨茂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0, (S1) :10-14
[3]   黑河下游水资源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J].
郭英卓 .
海河水利, 2000, (S1) :7-8
[4]   额济纳荒漠绿洲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J].
王鸣远 ;
姚云峰 ;
王林和 .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06) :673-678
[5]   黑河下游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研究 [J].
孙文新 ;
曾群柱 .
中国沙漠, 1997, (02) :45-49
[6]   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和未来趋势 [J].
施雅风 ;
张祥松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9) :968-977
[7]  
风沙地貌与治沙工程学.[M].吴正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8]  
风沙地貌学.[M].吴正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