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锦文
梁义元
梁康迳
林文雄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水稻; 灌浆特性; 生理生化; 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3个较大穗型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IR65600-85”、“培矮64S/E32”、“Ⅱ优86”为材料,试验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有关生理生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的强势粒起始生长势均高于弱势粒,从而更早进入灌浆盛期;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强势粒高峰值均出现在花后6d,弱势粒峰值出现在花后12d;淀粉合成酶活性强势粒在花后0~18d高于弱势粒,尔后弱势粒高于强势拉,但“IR65600-85”弱势粒后期活性仅弱高于强势粒,造成3个水稻的弱势粒灌浆不如强势粒,尤其是“IR65600-85”弱势粒生理生化活性更低,其籽粒充实最差,结实率也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稻结实期籽粒和根系中玉米素与玉米素核苷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J].
杨建昌 ;
彭少兵 ;
顾世梁 ;
R. M.Visperas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1, (01) :35-42
[2]   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稻研究进展 [J].
杨仁崔 ;
杨惠杰 .
杂交水稻, 1998, (05) :31-33
[3]   脱落酸与稻麦籽粒灌浆的关系(简报) [J].
柏新付 ;
蔡永萍 ;
聂凡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40-41
[4]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骆亦其 .
作物学报, 1988, (03) :182-193
[5]  
经济预测.[M].侯文超著;.商务印书馆.1993,
[6]  
植物栽培生理.[M].郑广华 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