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原理——基于转轨实践、中国的样本和经济史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吕炜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转轨—转型; 选择—契合; 商业功能; 经济史区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2 [增长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认知基础的完善和人类发展的经济史分析深化对转轨时期经济的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体制转轨与成长转型是转轨时期经济面临的双重约束,转轨的目的在于寻求适应现实成长阶段的制度安排,使双重约束转化为双重激励,实现经济发展;第二,转轨的制度安排比一般性制度变迁远为复杂和系统,路径选择与政策搭配都对经济绩效产生直接影响,选择—契合是寻求约束向激励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转轨时期的经济绩效由回顾性增长和前瞻性增长两种性质的收益构成。随着转轨过程中认知条件的趋同,转轨的走向会逐渐趋同;第四,转轨的实质是一次商业功能的重建,是补商业的课。中国样本超常增长的实质,是特殊条件下发生的一次商业革命的结果;第五,无论转轨过程表现出怎样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转轨的发生和结果都将符合于经济史的一般性原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1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