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三泌乳期泌乳曲线模型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熊本海 [1 ]
马毅 [2 ]
罗清尧 [1 ]
庞之洪 [1 ]
邓文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2] 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奶牛; 泌乳区间; 泌乳曲线;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23 [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满足对奶牛个体营养需要量的精确预测,探索乳成分的分泌规律。【方法】以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三泌乳期305 d的产奶量为基础,从5 000—11 999 kg,按1 000 kg为间隔分为7个区间对196头奶牛进行分组,分别采用Wood、Gompertz经验模型和Dijkstra机理模型对每月测定并校正到标准日期的产奶数据进行模拟,通过SAS非线性参数估计和均方误差(MSE)分析,筛选得到了21套泌乳产量区间的泌乳曲线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参数揭示了每个区间的起始产量(y0)、达到泌乳高峰时的天数(tm)、高峰产量(ym)和泌乳持续力(r(th))等泌乳特性指标。【结果】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及特性指标的规律表明,上述3类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反映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三泌乳期不同产量区间的泌乳曲线规律,但是带有3个参数的Wood和Gompertz经验模型的比带有4个参数Dijkstra机理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既简单又有效,而且模型的参数(a、b和c)及所反映泌乳特性参数(y0、tm、ym、r(th))与泌乳区间平均产量(Yavg)的规律性也好于后者。【结论】上述泌乳区间泌乳曲线模型的建立为准确预测奶牛营养需要、实施奶牛第三胎的精细饲养提供了基础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线性模型对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刘文娇
    孙少华
    [J]. 中国奶牛, 2010, (06) : 24 - 26
  • [2] 不同模型拟合奶牛泌乳曲线的效果分析
    程郁昕
    胡春晖
    田丰
    [J]. 中国奶牛, 2010, (04) : 24 - 26
  • [3] 不同胎次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曲线及其拟合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尹召华
    毛永江
    邢淑芳
    徐庆龙
    俞步清
    [J]. 畜牧与兽医, 2010, (04) : 41 - 44
  • [4] 云南省某奶牛场奶牛泌乳曲线拟合及泌乳规律分析
    刘绍贵
    雷衡
    李春平
    欧阳晓芳
    鲁绍雄
    杨亮宇
    陆永国
    [J]. 中国牛业科学, 2009, 35 (06) : 28 - 32
  • [5] 用MTDFREML法对奶牛泌乳曲线模型参数的遗传分析
    赵福平
    陈斌
    汤泽桃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734 - 736
  • [6] 基于Internet/Intranet集约化奶牛场精细养殖技术平台的构建
    熊本海
    吕健强
    罗清尧
    熊恺
    [J]. 畜牧兽医学报, 2005, (11) : 56 - 62
  • [7] 基于奶牛个体体况的精细饲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熊本海
    钱平
    罗清尧
    吕健强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 118 - 123
  • [8] 奶牛泌乳曲线的拟合与优化测定点的选择
    许丽
    杨运清
    [J]. 中国奶牛, 2000, (02) : 35 - 36
  • [9] Evaluation of five lactation curve models fitted for fat:protein ratio of milk and daily energy balance[J] . N. Buttchereit,E. Stamer,W. Junge,G. Thaller.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 2010 (4)
  • [10] Analysis of water intake and dry matter intake using different lactation curve models
    Kramer, E.
    Stamer, E.
    Spilke, J.
    Thaller, G.
    Krieter, J.
    [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09, 92 (08) : 4072 - 4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