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触土曲面耕作部件的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32
作者
郭志军 [1 ]
周德义 [2 ]
周志立 [1 ]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2]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耕作部件; 触土曲面; 准线; 纵深比; 工作阻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2.2 [表土耕作机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优化耕作部件触土曲面形状,降低工作阻力,提高工作效率,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引入纵深比的概念,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直线、抛物线、摆线、圆弧、仿生曲线(包含小家鼠、田鼠、蝼蛄、公鸡等爪趾触土面轮廓线)等分别作为触土曲面准线时,各种不同触土曲面耕作部件耕作力学性能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耕作部件触土曲面准线和纵深比是影响工作阻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小纵深比(0<L/B<1.0)的情况下,弯曲型耕作部件与直线型耕作部件相比普遍具有较优的耕作力学性能。仿生优化设计有可能获得性能优异的耕作部件,但仿生曲线情况复杂,设计过程中需特殊曲线特殊对待。抛物线式耕作部件在较宽纵深比范围内(0<L/B<1.5)都有可能获得较优的耕作力学特性。圆弧面耕作部件减阻性能略差。摆线适宜于设计具有较大纵深比(L/B≈1.2)的耕作部件触土曲面。研究对于土壤耕作部件的触土曲面减阻设计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耕作部件仿生优化设计研究 [J].
郭志军 ;
周志立 ;
张毅 ;
李忠利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04) :720-728
[2]  
Bionic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soil cultivating component design.[J]..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 04
[3]   不同形态和间隔非光滑表面模具钢的磨损性能 [J].
陈莉 ;
周宏 ;
赵宇 ;
任露泉 .
机械工程学报, 2008, (03) :173-176
[4]   仿生弯曲形切削工具切削性能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J].
郭志军 ;
周志立 ;
任露泉 .
机械工程学报, 2003, (09) :106-109
[5]  
工程机械设计.[M].吴庆鸣;何小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  
农业机械学.[M].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机械土壤动力学.[M].曾德超 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耕作和牵引土壤动力学.[M].[美]吉尔(W·R·Gill);[美]范德伯奇(G·E·VandenBerg) 译;耕作和牵引土壤动力学翻译组 编.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
[9]  
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M].徐挺 编著.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
[10]   Tillage tool design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Part 1.: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soil plastic behaviour [J].
Mouazen, AM ;
Neményi, M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1999, 72 (01) :37-51